“三動”融合強“三力”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
雙臺子區持續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“五項工程”,堅持以黨建帶動為核心,以人才推動為支撐,以項目驅動為抓手,全力推動村集體經濟“破繭提速”,為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決勝之戰聚勢賦能。
堅持黨建帶動把舵領航凝聚組織“牽引力”
鄉村振興,組織先行。積極探索“聯合黨委+合作社(公司)+農戶”生產模式,創新打造“多村抱團”共富平臺,形成“鎮黨委統籌指導、村黨組織協調推進、經營主體聯動發力”的立體化發展格局,推動建立產業聯合黨委4個、領辦創辦合作社12個,讓黨組織成為鄉村發展的“主心骨”。
立足實際,深挖地域資源稟賦,探索“支部建在產業鏈、黨員聚在合作社、農民富在特色田”工作路徑,組建黨群共富責任區48個,累計帶動村民增收224.5萬元,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。創新“三變”改革,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、閑置土地農房等要素入股,發展訂單農業、農旅融合等新業態,建成日光溫室大棚35棟、香菇種植產業園1個,真正讓農民從“旁觀者”變成“合伙人”,從“單打獨斗”邁向“抱團共贏”。
堅持人才推動聚勢賦能激活隊伍“創新力”
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“第一資源”,堅持以“人才驅動”為突破口,深入實施“振興盤農”培養計劃,以建設鄉村振興研學綜合體為“智慧引擎”,積極對接上級資源塑造精品課程,設計打造“陸家鎮龍人米業—常家村香菇種植產業園—任家村中醫博覽館”等精品研學線路,著力打造鄉村振興人才“強磁場”,累計培育“土專家”“田秀才”14人,由15名產業帶頭人+20名高素質農民+10名鄉村振興專業人才組成的骨干梯隊將于年底形成。
為讓人才“引得進、留得住、用得好”,基層黨組織化身“人才紅娘”,建立“一人一檔、一季一訪”聯絡機制,建立“村域外人才動態臺賬”,定期組織召開村域外成功人士座談會、優秀青年人才交流會,吸引專家通過技術入股、遠程指導等方式參與村莊建設,讓各類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“生力軍”。
堅持項目驅動因地制宜厚植產業“競爭力”
項目是激活鄉村振興的“關鍵抓手”,立足資源稟賦激活發展動能,通過“土地整合+產業升級+文化賦能”三向發力,將8000余平方米閑置用地化零為整,構建“黨建+高標準農田+農戶”聯農帶農模式,結對帶動2490戶農戶共同開展生產經營,舉辦助農訂購會,簽訂水田訂單3.6萬畝,推動上半年全區農業總產值實現5650萬元。
在做強傳統產業的同時,注重優勢產業提檔升級,結合雙盛街道常家村香菇種植產業較為成熟的客觀實際,積極引導常家村香菇種植園探索開展食用菌深加工,推動產業凈增收100萬余元,帶動農民共同增收致富。深挖“生態+文化”雙底色,因地制宜發展朝鮮族旅游村寨、鄉村轟趴工廠、文化產業基地等項目,打造多功能文旅產業集群,累計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,增收10萬余元,拓寬鄉村旅游“新賽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