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活教師隊伍“一池春水”
“教育不僅要讓學生‘考得好’,更要助他們‘走得遠’。”近日,雙臺子區第六期教育大講堂現場,資深教師龐靜的分享引發全場共鳴。“這不僅是一次經驗分享,更是一場教育初心的喚醒。”參會教師紛紛表示,深刻領悟到了“教育的本質是成就每一個鮮活生命”的真諦,為今后的育人工作打開了新思路。
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。雙臺子區始終堅持以“強師興教”為核心戰略,以制度創新為引擎,以專業賦能為支撐,全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、業務精湛、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,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。
創新人才引進機制,通過“公開招聘+校園招聘”雙軌并行,廣納賢才。2024年至2025年,全區共引進65名優秀教師,其中24名通過校園招聘從遼寧師范大學、沈陽師范大學等師范院校“點對點”精準選拔,覆蓋語文、數學等緊缺學科,有效應對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的挑戰。
精心構建“新教師—骨干教師—名師”三級培養體系,實施“精準滴灌”式培訓。針對新入職教師,開展涵蓋師德規范、教學技能等內容的集中培訓,并通過“青藍工程”師徒結對,幫助新教師快速站穩講臺。2025年秋季學期,全區800余名教師參與分層培訓,內容聚焦新教材解讀、班級管理等實戰場景,培訓覆蓋率達100%,促進了教師隊伍專業素養全面提升。
深化“區管校聘”改革,建立教師動態調整機制,每學年校際交流輪崗教師比例不低于10%。啟動“強校工程”,確立“培育校”試點,通過“強校帶弱校”“集團化辦學”等模式,推動優質師資向薄弱學校流動,加速補齊教師隊伍建設短板,持續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。
建立“物質+精神”雙軌激勵機制,進一步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熱情與動力。全面落實班主任津貼等政策,探索績效工資與教學質量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,對獲評省級以上榮譽的教師給予額外獎勵。廣泛開展“師德標兵”“最美教師”評選活動,舉辦教育大講堂,邀請特級教師龐靜等名師分享育人經驗,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。
同時,以“四有”好老師標準為引領,通過專題培訓、警示教育等方式,持續強化師德師風建設。建立師德師風負面清單,實行“一票否決”制,筑牢師德底線。推進“思政課一體化”建設,構建“大思政課”育人格局,創新開展“行走的思政課”、書記校長“思政講壇”等活動,有效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徑與載體,涵養教師深厚的教育情懷,讓每位教師都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。
“國將興,必貴師而重傅。”雙臺子區將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,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,為他們從教樂教愛教營造良好環境,讓教師成為啟迪心靈、塑造未來的“大先生”,讓課堂成為激發創新活力、溫潤心靈成長的沃土。